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的实践与思考
- 发布日期:2017-02-16
- 浏览次数:1588
为了进一步提高淮安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,唱响精细城管的品牌,本人结合工作实际,对城市管理精细化进行了专题调研。
一、城市精细管理化的核心内容
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容有五个方面,即管理职责精细化、管理对象精细化、管理制度精细化、管理手段精细化和考核评价的精细化。精心的态度,精细的过程,精品的成绩。城管执法精细化的基础性工作不仅要求执法队员熟练掌握执法依据、手段和处罚标准,还要摸清执法工作的底数和运行状况及市民群众的生活习俗、行为规律有较为全面的了解,这样才能实现分类管理、有的放矢和增强工作主动性。在街区管理中,要建立健全街区管理台账、户外广告台账,执法责任制、路段管理责任制等精细化管理措施、制度,把城管执法工作的对象和范围分解细化到部门和个人,并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和评分标准,增强执法队伍的责任意识,以达到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,而不是靠投诉解决问题的管理目标。同时建立职责明确,严格考核、责任追究制度是精细化管理能否真正落实的根本保障。所以,要真正实现管理精细化,必须精确掌握街区、路段,熟悉管理对象,才能合理配备执法力量,才能有从容应对各种难点焦点问题的策略。
二、城市管理精细化的重点要求
一是要培养精细化管理意识。精细化首先是一种理念、一种认真的态度、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。精细化管理要与组织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,努力营造追求精细的文化氛围,培养执法人员精细化的思维习惯。大力宣传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,让大家真正理解掌握精细化管理的内涵、宗旨、核心和灵魂;宣传在精细化管理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,宣传在精细化管理工作中探索出的好方法、好经验,为实施精细化管理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;建设学习型团队,动员全体执法人员积极行动起来,从现在开始、从现状开始、从自己开始,大胆探索切合本单位、本部门、本岗位实际的精细化管理方式、方法,使精细化管理成为每一个执法人员的自觉行为。
二是要杜绝管理“盲区”。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在于“精抓细管”。这就要求城管执法部门不仅要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,而且这些制度要全方位的覆盖管理范围,纵向到底,横向到边,不留死角,没有“盲区”。这样,倘若有些区域管理相对滞后,则必须及时补充执法力量,加强执法力度;若有些区域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缺位和忽视,执行人员要及时补缺、巡查,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,杜绝管理上的“盲点”或“盲区”。
三是要消除“管理断层”。实施精细化管理重在责任落实,责任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,都将成为制约精细化管理实施的一大障碍。在日常管理工作中,一些工作部署和安排往往在逐级贯彻落实中出现“截留”、“缩水”、偏差或扭曲变形等现象,有的甚至出现“断层”使决策意图不能真正原原本本地传达到每个执法队员。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,提高执法人员的职业素质、职业技能,使之固化到每个执法人员的工作习惯之中,使每个执法人员习惯于管理流程的专业化,精细化、标准化。
二是要杜绝管理“盲区”。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在于“精抓细管”。这就要求城管执法部门不仅要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,而且这些制度要全方位的覆盖管理范围,纵向到底,横向到边,不留死角,没有“盲区”。这样,倘若有些区域管理相对滞后,则必须及时补充执法力量,加强执法力度;若有些区域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缺位和忽视,执行人员要及时补缺、巡查,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,杜绝管理上的“盲点”或“盲区”。
三是要消除“管理断层”。实施精细化管理重在责任落实,责任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,都将成为制约精细化管理实施的一大障碍。在日常管理工作中,一些工作部署和安排往往在逐级贯彻落实中出现“截留”、“缩水”、偏差或扭曲变形等现象,有的甚至出现“断层”使决策意图不能真正原原本本地传达到每个执法队员。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,提高执法人员的职业素质、职业技能,使之固化到每个执法人员的工作习惯之中,使每个执法人员习惯于管理流程的专业化,精细化、标准化。
四是执法管理要增加“刚性”。深化实施精细化管理重在落实,而落实的最终效果的体现在考核上。因此,严格考核,按规章办事,是督促落实的重要手段。在深化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,应切实加强执行力建设,要有完善的考核制度,、严格的考核措施,并要建立健全公正执法的监督考核制度。精细化管理不同于一般的管理,其基本要求就是对待每一项工作都要精心谋划、细致安排,通过严抓细管来实现管理上的“零缺憾”,达到工作效果最佳。但在具体考核方面,激励机制要先行一步,与精细化接轨。否则,精细化管理就落不到实处。
五是要循序渐进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。推行精细化管理要有阶段性目标,循序渐进,不能要求一步登天,而只能步步为营,把精细化管理的迈进步伐夯实,才能形成坚实的基础,才不会半途而废。此外,还要因地制宜,因人而异,采取有效的方法,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。
三、当前城市管理精细化存在的主要问题
一是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机构还没有建立到位。目前,虽然清河区政府把城管办设为常设机构(但也只是明确了主任、副主任,其他人员全部为临时借用),其他几个区全部为临时机构,工作人员从城管、建设、卫生等部门临时抽调(开发区城管办人员更加不足)。城管办的借用人员更有不同程度的临时观念。有的同志仍然还担负原单位的工作,工作不安心、不静心,在考核过程中往往也对本单位失之于宽,失之于软,削弱了考核的公平性和公正性。在办公经费保障上,各区财政投入不足额、不平衡,办公经费没有列入财政预算。市城管办在无分文办公经费的困境中,不等不靠,创造性的开展工作。但是,困难重重,工作受到一定的制约,严重影响工作向纵深推进,一些组织活动也无法开展。
二是社区服务机制的建立还需进一步加强。城市管理最末端就是社区。社区既是城市长效综合管理的基础,又是长效综合管理的关键环节。目前,只有清河区的社区服务机制初步建立并在逐渐完善。清浦区在新区委书记到任后,社区长效管理机制才起步。其他几个区,社区均还没有真正地开展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工作,社区最基础的服务作用还未得以真正发挥。
三是城郊结合部的环境卫生质量总体滞后。从检查情况看,各区对城郊结合部的环境卫生工作基本都是应付检查,突击清理。没有从长远和长效机制入手,来重视和开展城郊结合部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。城郊结合部的卫生保洁制度不健全,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的推行力度严重滞后,直接制约了我市整体环境质量的提升。
四是个别职能部门仍然存在等待观望的态度。个别责任部门和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对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工作,认识仍然不到位,重视程度不够,或多或少地存在“与己无关”的局外人思想,缺少应有的工作责任感和工作主动性。对市城管办督办交办的问题,往往被动应付。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是强调客观多,从主观上找原因少。
四、做好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的几点想法
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,如何把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工作推向精细化?重点要打好“长”、“活”、“精”、“延”这四张牌。
一是立足“长”字,解决好管理机构的问题。目前,全国已有多个城市推行了城市长效综合管理。福建省厦门市从94年3月就实行城市长效考评工作,建立了长设工作机构,为厦门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、国家环保模范城市、国际最宜居城市等8个荣誉城市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障。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是一项长期性、持久性、常抓常新的工作,是一场持久战、运动战。建议能否参照市软建办的模式,将市城管办及各区城管办设为长设机构。一方面,既可以保证人员、经费的及时足额到位,减少财政经费列支,使工作人员克服临时观念,免除后顾之忧;另一方面,更重要的是,可以更好地贯彻市委、市政府的决策指示,最大限度地发挥城管办综合协调,牵头抓总的职能,确保“一声喊到底”,公正地扮演好裁判员的角色。
二是突出“活”字,丰富城市长效综合管理的考评方法。建立领导、专家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机关干部、媒体记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城管的良性互动机制。建议在淮安政府网站专门设立城管窗口,定期发布城市长效综合管理信息。同时,在新闻媒体设立曝光台,广泛接受广大市民群众的投诉和建议,将城市管理中不文明的人和事予以曝光,指定专人跟踪受理,变各级督查为社会主动参与,进一步调动全体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,推动城市管理走上社会化、长效化的和谐之路。
三是围绕“精”字,打造城市长效管理的亮点。计划开展“创建精品生活大院、精品机动车管理路段、精品建筑工地”等一系列精品创建活动,来树立典型,以点带面,点上开花,面上结果,用三年时间把城市管理逐步做优、做精、做细、做出特色。
四是落实“延”字,解决好城郊结合部环境卫生的问题。依托城市管理经验和资源,统筹城郊结合部一体化管理,进一步延伸城市管理触角,将城市管理由城区向城郊结合部延伸,使受益群体由市民向村民延伸,大力推动以“组保洁、村收集、镇转运、市集中处理”格局的形成。建议每个自然村按照1-2人标准组建一支农村保洁队伍,科学落实好城郊结合部环卫设施的配备工作,积极引导有条件的镇村推行市场化运作机制。
上一篇:
杜绝危险废物影响 垃圾分类应强制执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