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宁疾控发布最新提醒!
- 发布日期:2024-04-01
- 浏览次数:285
信息来源:辽宁日报
清明将至,很多市民准备扫墓、郊外踏青。
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市民,蜱虫即将进入活跃期,在拥抱大自然的时候,要提防身边潜伏的蜱虫,一旦被叮咬,易引起局部感染,也可导致发热伴白细胞、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的蜱传疾病,严重时甚至致命。
孩子更容易成为目标
蜱虫呈红褐色或灰褐色,长卵圆形。蜱虫在我国大部分地区4月至9月最为活跃,人与动物被蜱虫叮咬的机会显著增加,蜱虫通常出没在草丛、灌木丛、森林等植物茂密的地方,活动范围小。因此,相对于成人,喜欢去树林、草丛玩耍的孩子,更容易成为蜱虫的目标。
蜱虫体型大概绿豆大小,但吸血之后会明显胀大。此外,蜱虫吸血时间较长,一般成年蜱虫可以在宿主皮肤上寄宿吸血6~12天。
蜱虫携带146种“毒”
蜱虫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可以携带传播83种病毒性疾病、31种细菌性疾病和32种原虫性疾病。被蜱虫叮咬后,蜱虫的唾液会引起周围血管炎局部充血、水肿、出血及角质层变厚。感染后可出现高热、头痛、呕吐、腹泻等症状。很多人会误以为是感冒发烧,结果耽误治疗。
如果被携带新型布尼亚病毒的蜱虫叮咬后会引起“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”,简称“发热伴”,该病以发热、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,部分患者可因多器官衰竭死亡。
发现蜱虫这样处理
蜱虫如此凶猛,发现后到底要怎么办?能不能直接拍死?记者了解到,如果被蜱虫叮咬,一定不能拍。蜱虫的“嘴巴”有倒刺,刺入皮肤后很难被拔除,如果处理不当,蜱虫的口器残留在皮肤内,可能会引起发炎甚至感染。
正确的方法应该是:
第1步:被叮咬后用酒精涂抹,使其头部放松或死亡。
第2步:找一把尖头镊子,尽可能靠近皮肤夹住它位于头部的口器,垂直向上拔出,不要左右摇动,以免口器断裂。
第3步:取出蜱虫后,用碘伏给伤口消毒。
第4步:拔下来的蜱虫可以用塑料袋或瓶子密封,万一伤口恶化,也能作为医生处理的参考。
如果蜱虫叮咬得很牢固或钻入过深,建议直接请医生处理。如出现发热、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,要及时就诊,诊断是否患上蜱传疾病,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。